民族學家的京都導覽  

「京都之所以備受尊崇,最根底的原因在於它代表了日本的古典文化,

可是我們不能誤以為這個文化完完全全是孕育自日本這個島國,

它也不是日本固有的文化。

 

這個文化是在亞洲整體文化圈形成時,

從絢爛的中國大陸跨越了無數的波濤,流入日本而形成。

 

京都除了是一個日本的城市之外,它同時也是一個亞洲城市。

它是亞洲文化的濃縮版、也是理解東洋文化的說明書。

京都歷史就等同於日本的歷史。」

 

─節錄自梅棹忠夫《民族學家的京都導覽》

http://www.bookrep.com.tw/product/goods_detail.php?goods_id=3776

 

 

京都假期──搶眼的都市

 

有部叫做《羅馬假期》的電影,應該算是觀光片吧。
如果日本也能拍部以京都為背景的類似電影,應該能賺進不少外資,也會吸引外國遊客來玩。

 

當然京都跟羅馬在本質上差很多。羅馬是個古代都市,京都不是。
京都市內根本沒有殘留任何古代都市的遺址,全都在應仁之亂時毀了。
現在的建築物全是在那之後才重建的,木造建築不夠顯眼,拍成彩色相片也不夠突出。

 

雖然京都是個觀光都市,卻沒有進行任何觀光都市的整體計畫。你去搭一下觀光巴士就會知道那簡直是把人當笨蛋。車內介紹居然播了什麼《祇園小調》。那是只有在祇園楞頭楞腦的鄉下人才會唱的曲子,根本就不是京都人的小調。再說到景點,看來看去除了寺院還是寺院。告訴觀光客知恩院的屋簷上擺了一把左甚五郎忘了帶走的傘有什麼意思呢?對於了解歷史有什麼幫助?那種事一點也不會引起人家的興趣。

 

或許有人覺得反正觀光客全是鄉下人──在京都人眼裡,除了京都之外的地方全是鄉下──所以隨便應付一下就行了。實際情況也不由得令人萌生這種念頭,您看看,京都那麼多觀光景點,偏偏就是平安神宮跟金閣寺最受歡迎。可是這兩間俗氣得要命,也不是古蹟唷,它們都是近代重建的新穎建築。

 

這個現象豈非帶給了我們極大的暗示?
想當個觀光都市的話,光是保存舊物絕對不夠,我們一定要讓古代的東西復活,把景點給做出來。

 

在此僅提出我長久以來的建議,我們應該重建一個色彩斑斕的羅城門,各位以為如何?一定會吸引大批人潮!
「羅城門」已經是聞名全球的日本地名,重建的話一定能在國際上造成轟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梅棹忠夫 京都 民族學家
    全站熱搜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