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送達的遺書  

 

「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彷彿是空無的存在,但確實曾經存在過。

他們存在的意義,或許會逐漸顯現。

通過一次比一次深入的努力,

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或許會有能力為他們譜寫出安魂曲。」

──唐香燕(作家)

 

當回顧歷史,我們看見1950~1960年,有兩群台灣年輕人,

為了希求一個更好的社會,成為抗爭者。

前者是「省工會」的參與者,後者是泰源事件的當事者。

最後的結果,他們遭到政府逮捕並判處死刑。

 

當你凝視這些遺書,你忘記了時間的距離,你忘記了空間的差異,

你看見了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在面對己身的生死未卜之際,

於紙筆之前剖心面對摯愛,寫下自己最想對親人說的話。

然而,這些遺書來遲了六十年,

錯置的時空,讓這些難以著陸的思緒在人們心頭纏繞糾結,就這麼地自成了意義。

這本書或許就是這些靈魂的鏗鏘著陸吧!

 

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丘延亮先生這麼寫道

—有感於我景美獄中對摯愛親人書函從未被收到的經驗,如此贅言

 

 

「我向讀者們推介此書,不是希望讀者們在半個多世紀後,背負或痛心於前人家屬都不得以見的最後心聲;

但求我們這些後人能夠體會臨刑前這些人明知其「遺書」很可能不為家屬所見,更可能永無得見世人之一日;

卻仍不能不發聲明志的實存景況。」

 

無法送達的遺書內頁郭慶的遺書  

 

 

 

arrow
arrow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