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網路書店選書]

王福瑞  

 

任何一種歷史文獻,都可以讓我們從中延伸出想像,

或者是意境那樣的感性情緒,

更重要的,是探索一種「幽微的歷史心靈活動」。

 

 --王墨林,2009

 

「歷史」是否可能通過其他的方法與媒介--例如,聲響--讓存在於當下的我們,

產生感性與意識的連結呢?

 

思考這個問題,劇場導演王墨林曾提出的「幽微史觀」或許是一個線索。

 

概略地說,「幽微史觀」是一種通過感性經驗所建構出的史觀。

若我們將聲響記憶視為一種存在於私密與公共之間的感性經驗,

那麼,是否有可能透過聲響的再現、紀錄與相關文獻,

去召喚隱藏在每個人意識裡的歷史感?

 

2015-05-13 11.13.36  

 

「造音翻土」展覽,正式針對此問題意識所提出的嘗試,

藉由「聲響」這種人類的感知傳播媒介,

穿越時空、超越語言,

以撩撥起被遺忘的身體記憶。

 

倘若,我們將聲響--包含,音樂以及非音樂--視為人類心靈活動的表現形式,

那麼去瞭解從發聲到聆聽之間的過程

又是否能夠提供我們另一種認識個人或集體歷史狀態的管道,

並進一步建構如王墨林所述之幽微史觀的動力,

讓我們重啟對地方、認同,

乃至於時代性的思考?

 

...

 

然而,聲響文化所包含的範圍絕不小於視覺文化

「造音翻土」固然野心不小,但遠遠不可能涵蓋省想文化可能觸及的所有領域。

因此,作為一個起步與實驗,

這項計畫以過往積累的音樂文化研究、社會學、田野錄音、聲響創作、藝術實踐...等等成果為基礎,

並選擇用「戰後」作為組織此計畫的歷史脈絡。

 

台灣的近代,從日本殖民時期,開啟了台灣的現代性經驗,直至戰後、戒嚴與解嚴,

這個歷程經過不同政權的更替而起伏跌宕,

人們得時刻面對各種經驗上、感知上的延續或斷裂。

歷史的印記,在人的意識裡於不同時空向度、感知過程中,

構成了複雜而多重的現實狀態。

 

「造音翻土」作為對於重新接近、瞭解這多重的現實狀態的鋪陳與呈現,

與其說是對戰後聲響文化的「考古」,

不如果我們希望通過具體的檔案、紀錄、創作,

進行再組織與召喚,

並以此來回應王墨林的提問:

我們如何通過這些「歷史心靈活動」重新理解「我」與現實的關係,

並思索關於「此」、「在」的動力?

 

這或許呼應了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所說

檔案「並非是為了過去而被紀錄」的意義

 

~節錄自《造音翻土》策展人鄭慧華<動力聆聽-通過聲響去思考:談「造音發土」展覽的策劃>

造音翻土cover  

 

 

arrow
arrow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