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躺  

 

「躺臥」如何由東方傳入,並成為藝術

 

十六、十七世紀歐洲典型的加劇,解決了大多數人的基本需求,

儘管還搆不上今日對舒適的標準,但是它們顯然符合當時的習慣。

 

後來,是外來的刺激將較為舒適的躺臥享受帶入現代人的生活--

而且這種刺激來自於東方。

 

對東方事物的熱愛,在歐洲上流階層不同的領域中,都留下痕跡,

包括飲用咖啡,以及法王路易十四的癖好。

(他愛幫自己和眾情婦取東方味的暱稱)

 

英國外交官Paul Rycaut(1629-1700)是率先從旁觀者角度,

詳細描述鄂圖曼帝國統治者生活的人之一。

對十七世紀的歐洲人來說,

鋪設著大理石板、垂掛著天鵝絨帷幕、長沙發上罩著沈重絲套等的富麗宮殿,

富有濃厚的異國情調。

在許多傳說中,敘述者縱情聲色的幻想,

都是以鄂圖曼人的這類居室為背景。

 

但也有些觀察者的見解更為細膩:

比方德國知名作家歌德變深入探討波斯詩文,

並且認為東方與西方密不可分,

這些都促成了這位對伊斯蘭抱持高度興趣的文學家,

後來完成了《西東詩集》。

 

當時的人深受一個在他們眼中與自己所處環境相反的世界所吸引:

「在東方,無論貧富,大家都有時間;

在西方則誰都沒時間。

東方的生活態度輕鬆悠閒,在西方則是辛勞勤苦。」

歷史學家Sigfried Giedion曾如此描述當時普遍的感受。

 

而德國詩人Friedrich Schlegel也在他的《關於閒適的田園牧歌》寫道:

「唯有義大利人才懂走,唯有東方人才懂躺...」

 

~節錄自《躺下的藝術

躺下的藝術cover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躺下
    全站熱搜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