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8
「維尼,你早上起床時,」小豬最後問:「你對自己說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早餐要吃什麼?」小熊維尼說。「小豬,那你呢?」
「我說,不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令人興奮的事情。」小豬說。
小熊維尼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我們說的是同樣的事情阿。」他說───米恩,《小熊維尼》
一九一八年版本的《法默食譜》,列舉二十多種早餐的絕妙組合,每一組都包含加糖與奶油的玉米穀片,每一組都有即使在當時也是美國最受喜愛的早餐飲品───咖啡。食譜中的早餐玲瑯滿目:蘋果醬烙餅、奶油馬鈴薯、油煎去皮玉米粒、烤肝、鱈魚泥、吐司、抹碎羊肉,每一套組合還要加上蛋,再搭配培根或香腸、多變化的麵包與鬆糕。
菜單有水果,不過沒有果汁。今日體能訓練專家說,前夜飲用過多酒精時,最好的解酒劑是早餐吃下大量的水果,還有運動讓養份循環,修補損害。
───摘自《生活在餐桌:一位美食家的每日書(生命饗宴盒裝版)》http://ppt.cc/v3G8
每一頓飯,都能造就一段小小的歷史。
《生活在餐桌》以一年365天為範圍,每日一篇小品文章,將飲食融合在文學、旅遊、歷史、哲學、音樂、趣聞、生活感懷等主題之下。作者夫婦以動人的飲食髓筆搭配優美的插畫,還記錄許多名人軼事,例如作家莫泊桑因痛恨艾菲爾鐵塔的醜陋而天天到鐵塔底下去吃午餐,以免得見到它。另外還包含了詩人拜倫的餐點祕密、英國皇室待客的菜餚、狄更斯《小氣財神》(聖誕頌歌)裡的聖誕大餐介紹、「鐵達尼」沉船前的最後晚餐等。
為什麼會有這麼特別的飲食書呢?
「對我們來講,經過這麼多年以後,烹調這件事已經逐漸產生了變化。雖然我們夫妻倆還是一起做菜,但現在更像是『你去弄沙拉、我來做派皮』的分工。我們也用同樣的方式來寫這本書:沒有齊頭進行,而是抱持對成品的一致想法,各自編輯撰寫。這本書完工時,卡拉威已經不像當年那麼年輕了,因為寫這本書所需要的研究、旅行,遠比預期的更多。
我們不想編寫一本權威之作,我們希望吸引到的讀者,是那些認為『肚腹飲食不單單是基本所需而已』的人。這本書不會取代你喜愛的食譜,反而可彌補其他作品的不足,提供更深一層的背景脈絡,同時提供一整年(也許更久)的閱讀樂趣。若您發現本書的內容有誤,請隨意在書頁上修改。如果食譜應該改良或變化,也請自行動筆。我們希望這本書有用,又好看。生命由眾多事物組成,其中最棒的,就是飲食。」
───摘自《生活在餐桌:一位美食家的每日書(生命饗宴盒裝版)》作者序http://ppt.cc/v3G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