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化異同 (18)
- Jul 27 Wed 2016 11:06
老後破產的現狀:從未想到老後生活會是這樣。
- Jul 27 Wed 2016 11:00
里約熱內盧:森巴鼓聲隆隆的里約,究竟是擁擠的樂園,還是失控的災難?
- Jul 27 Wed 2016 10:01
圖解伊斯蘭世界:為什麼伊斯蘭成為世界的敵人?
- Apr 16 Sat 2016 21:00
情緒之書:世界上最快樂的迪士尼,真的快樂嗎?
- Apr 09 Sat 2016 20:00
伊豆的舞孃:川端康成的寂寞流轉
- Mar 04 Fri 2016 16:19
故事後的故事:《老人與海》新裝版編後記
『自《戰地鐘聲》付梓後,整整十年,海明威沒有發表任何新作,且長年隱居於古巴鄉間,簡直就是處於退休狀態。直至一九五〇年,終於出版了長篇小說《渡河入林》,企盼已久的讀者亦馬上給予熱烈回應,將《渡河入林》推向他過去不曾攻佔的紐約時報排行榜榜首。雖然新書成績斐然,但在評論界卻引來正反兩極的評價,甚至出現了「作家老矣,應該封筆」的聲音,一向以硬漢自詡的老爹(papa,海明威的暱稱),深深遭受打擊。但男人能被摧毀,豈能被打敗!海明威很快就振作起來,僅僅花了八週寫作、四萬字篇幅,完成新作《老人與海》。
這次的新書稿並不是直接由史克里布納出版社出版,而是先在《生活雜誌》(Life)發表。對於海明威所賦予的重任,《生活》編輯部非常慎重其事,並做了一次大膽的賭注,他們一口氣網羅了六百位當代文學界的重要作家、評論家試讀,其名單之廣,甚至連遠在韓國旅行的詹姆士米契納(James Michener,普立茲小說獎得主)都受到邀請。米契納在《文學反思》(Literary Reflection)中記述,當初《生活》的代理人至韓國拜訪他時,神秘兮兮地將書稿交給他,並聲稱這是紐約編輯部外「唯一的極機密稿子」,要求他務必保密。事後米契納才知道,同時有六百份一模一樣的稿子,交到世界各地的作家手上。與之相比,現代的試讀活動簡直小巫見大巫。這個「我跟(六百個)你說,但你不要跟別人說」的創舉,果然在全球文壇引起大地震,所有人都開始翹首盼望「傳聞中老爹的新小說」何時問世。』
- Jan 28 Thu 2016 14:54
黎亞:從醫病衝突到跨文化誤解的傷害
- Jan 14 Thu 2016 11:23
信仰的終結: 理性已被放逐
- Jan 13 Wed 2016 12:09
背離親緣(上):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
- Nov 02 Mon 2015 13:56
瑞士做到的事:星期天、打招呼小觀察
- Sep 21 Mon 2015 14:18
【異國╳文化╳愛料理】秋天之魚:還是目黑的秋刀魚好吃
日本有句俗語:「只要吃了秋刀魚就不用去按摩」,由此可見,秋刀魚被當作是增進健康的食材,廣受民眾歡迎。秋刀魚也是江戶人秋天必吃美食,寫作「秋刀魚」的原因在於盛產期在秋天,且身長約四十公分,有如刀一般細長。
- Sep 03 Thu 2015 14:10
鐵血與音符:德國人的民族性格 為何這個創造出音樂、文學、和科學奇蹟的民族, 卻在每個世紀都發動侵略戰爭?
- Aug 26 Wed 2015 14:25
單一文化的陷阱:接受教育只為更高的薪資
- Jul 16 Thu 2015 15:01
菜鳥新移民:台裔刈包小子嘻哈奮鬥記 Fresh off the boat
- Apr 02 Thu 2015 14:31
當金龜車尬上MINI:英德交流三百年
- Dec 23 Tue 2014 16:14
民族學家的京都導覽:從地理、歷史、居民性格到語言
- Dec 10 Wed 2014 09:26
消逝的日本─外國人首獲新潮文學賞文化評析代表作
- Dec 03 Wed 2014 16:42
向挪威學公民教育-小國的靈魂
「於是,挪威民眾最值得慶幸的便是,他們毋須靠著政治人物帶頭搧風點火,去形塑一個國家的公共議題。
話說回來,也少有政治人物具備這種能耐。挪威人不時興政治表演,但非常樂於在不同議題的座談會上表達意見。...
每天、每週、每月,社會各領域皆有不同議題的民間座談開放讓所有民眾參與。主題從中國崛起的挑戰,到氣候變遷的危機,再到北極融冰的威脅、面對歐債的立場和態度、兩性平權的瓶頸、廢除死刑的意義,乃至如何鑑賞村上春樹的文學世界...凡此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