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2  

諾貝爾文學獎的十四位終身評委一年一度地定時定量地向我們推薦一位上榜明星某些時候他們也挑中了一些真正的不朽者但根本的他們的工作只是挑選獲獎者經典不是這樣子選舉出來的經典的篩選要複雜得多

經過無數雙眼睛無數雙手的撥弄經過漫長的時光的打量被挑揀出來的才是經典並且被更多的手眼撫摩綿延更長的時間

經典不朽如紀念碑

紀念碑讓我們望而生畏這真是悖論前代的人們挑經典出來是要我們熱愛而不是冷落它們靠近它們而不是敬而遠之一個手腳冰涼戰戰兢兢誠惶誠恐的追求者永遠得不到他所愛的所以經典要躺著讀想怎樣讀就怎樣讀讀進去了再生敬愛之心讀不進去且放一放再說對待中國經典尤其需要這種滿不在乎它們被供奉得太久了滿是香熏火燎之跡非有一些破門而入的放肆和拍拍打打的隨便才可以讀出意思讀出興致來

雖然招呼這樣的讀法我本人也並不能時時貫徹執行所以手底下碼()出的這些文字有些就比較地疙裏疙瘩好在我是一個一點點主義者如某讀者讀了本書對其中議論的人和作品有一點點瞭解發生一點點興趣我就功德圓滿了

依照策劃者的想法這書是要有一些導讀的意思這首先是要求介紹所以但凡能夠找到有趣的材料我就撮要地多交代幾句其次是要求評點那麼但凡能夠翻出個人意見我就自以為是地議論議論就這樣作出一本小冊子出來如果不令人滿意那不是因為我的個人意見多了一定是我的意見太少了經典隨便看今天歸我看我看出好來了那是經典的成績我看不出好那是我的不是連帶著這書的讀者也不是了這其中有寫得好的部分有寫得不好的部分好的是因為我先行把自己的意見整理清楚了才動手寫的所以好不好的是因為汲汲地去交代我自己還著呢所以不

以上是謙虛的大實話以下是不謙虛的大實話導讀一類書應該是學者至少也是老師們做的事這兩行我都未曾做過但書亂七八糟地確是讀了不少思想立場上便一貫地站在讀者這條線上所以不會也不想寫高頭講章說得出的才寫得出好讀是這書的特色對讀者這是個好消息此其一

讀者盡可以躺著讀讀經典之前先讀這書我卻是彎腰屈背老老實實坐著寫的而且是把自己關在監獄式的孤居房子裏將書本子堆得滿坑滿谷昏天黑地一往情深地寫它出來的對我是無愧的對讀者這也是個好消息罷此其二

書中每一個單獨的題目都是大題小做但整合全書卻有一部小文學史的規模詩經圍城跨度有三千年這是我的一點得意此其三

不過全書寫完了我才覺得自己有了寫它的準備就如每一單篇寫完我才覺得有資格談論它總之下一回我會寫得更好一些如果有許多讀者搶先來讀它我便有下一回了——再版的機會

 

 

漂泊者

杜甫

比較起來,李白是個粗人,杜甫是個細人。杜甫當然亦有大眼光大筆墨,卻又能在細小處格外留意。

天寶三年暨公元七四四年的春天,李白被「賜金放還」,離開中央政府,告別了京都長安,沿著商州大道東行,在洛陽與杜甫相識,又共同暢遊於梁、宋一帶,把酒論文,追鷹逐兔,登高懷古。同游的還有高適。

次年,七四五年的秋天,李白與杜甫在山東魯郡(今兗州)分手,此後再未見面。

是年,杜甫三十三歲,李白則長杜十一歲。杜甫還是一位人在路上的雄心勃勃的青年,李白則已是一位嘯傲朝野名滿天下的大師。

這一段激情飛揚的日子,在杜甫的心中灼下的印跡更深刻更難忘。杜甫平生以李白為題的詩作有十二首之多,而且多是用情頗深的動人之作。

李白亦有兩首寄贈杜甫的詩,卻平泛而已。

兩人都有打油對方的句子。杜甫寫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李白寫杜甫:「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雖然玩笑調侃,但所漫畫都能傳神。杜甫活畫出一個詩酒奔放、浪跡山川的李白,李白也活畫出一個苦吟用功的杜甫。

杜甫確是有詩以來第一個格外用力作詩的人。他自己也承認: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喜歡「新詩改罷自長吟」,而且「晚節漸於詩律細」。

這種認真,似乎與奔放的天才有了一個等級的差異,但杜甫卻因此創造了絕不遜於李白的文學成就,同樣代表著唐文學的巔峰。

中國詩史少了一個李白,可能聲色大減,不免寂寞,但少了杜甫,恐怕詩史就無從寫下去了。因為是杜甫,以其風格,創造了一種典範,影響著無數後來者,集前人之大成,開後人之大路。李白天才縱溢,後人要學也無從下手。杜甫創造了成熟的範式,於是仿者蜂起。

杜甫的詩作,在他身前甚至身後的相當一段時間,並不為詩界推崇和熱衷。他的聲名當時僅著於他的政治發言,即任左拾遺時上疏申救他早年的布衣朋友當時的宰相房琯,以至觸怒肅宗。杜甫的詩名鵲起,要到元稹為其作墓誌銘,再到白居易的舉為榜樣,到韓愈的「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才日益受到熱愛。

 

―摘自《經典躺著讀:從詩經到圍城 60本古今中文名著賞析

arrow
arrow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