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lection  photo by María Victoria Heredia Reyes

  

「優越情結」和「自卑情結」是病態的產物

 

阿德勒雖然認為追求卓越是人類普遍的需求,

但希望自己比別人優秀,卻不一定是人性的本質,

也可能是病態的。

 

阿德勒將這種「必須比別人更優秀」的虛偽優越感稱之為「優越情結」,

與之相對的是自卑情結,優越情結是為了掩蓋自卑情結所產生的。...

 

阿德勒弟子得瑞克斯所教的學生奧斯卡‧克里斯坦森(Oscar Christensen)在演講時說了下面的故事─

他在跟隨得瑞克斯教授學習時,教授要他們寫一份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與其他心理學比較研究報告。

他就這個題目寫了二十多頁,報告交出去後,

德瑞克斯教授把克里斯坦森叫了過去。

 

「為什麼你寫了這麼多頁的報告呢?」(原來只需要寫兩頁而已)

「因為我很喜歡比較研究的題目。」

「不,我想不是,你只是希望讓我印象深刻吧!你現在這樣就很好了(you are good enough now),所以你不必這麼做。」

在此之前,克里斯坦森一直都希望自己能與眾不同。

經歷這件事情後,他就不再那麼拼命,而學會像么兒那樣懂德依靠別人生活了。

 

 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

你現在就很好了,不需要「變得特別」

 

阿德勒認為,正常的普通人沒有優越情結、也沒有優越感(《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

 

因此,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必須比別人更優秀,他不是打從心底覺得自己很糟,

就是雖然不到那種程度,卻覺得自己不能甘於平凡。...

 

當一個人無法甘於平凡,就只能讓自己變得特別──不是變得特別好,就是特別差。

 

阿德勒曾經提過一個案例,那個少年的行為偏差到父親要把他送到寄宿學校(《學校的個體心理學》),

沒想到後來少年生病了,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年。

在那之前,他一直認為父母及周遭的人完全不重視他、對他漠不關心,

直到這一年親眼見到大家對他時時刻刻所給予的照顧與愛護,

他才知道自己錯了,自己其實是被愛的。

於是等到他出院回到學校,便完全變了一個人,成為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節錄自岸見一郎《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

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  

 

瞭解更多阿德勒,前往勇氣專頁:

http://www.bookrep.com.tw/activeimg/A/0AHT0005/

拋開過去  

 

 

arrow
arrow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