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叢林之書wolf  

「有東西爬上山丘了。」狼媽媽抽動著一隻耳朵說:「準備好!」

灌木叢傳出微弱的沙沙聲。

狼爸爸停下腳步,臀部壓低準備跳躍。

 

接下來發生的事—

如果你在現場旁觀的話,就會看見世界上最完美的動作:狼跳到半空中竟然就停住了!

狼爸爸一跳出去才看見自己正撲向什麼,於是試著停下動作,

他往空中跳了四、五英尺高,結果差不多是落在剛起跳的地面上。

 

「是人類!」狼爸爸厲聲說道:「是人類的幼崽。看哪!」

 

狼爸爸的正前方站著一名棕色皮膚的赤裸嬰兒,

那嬰兒才剛學會走路,

用一根短短的樹枝支撐著身體。

 

從來沒有這麼柔軟、兩上還帶著酒窩笑容的小東西會在晚上來到狼穴。

嬰兒抬起頭,望著狼爸爸的臉,

笑了出來。

 

~節錄自吉卜林《叢林之書

叢林之書  

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1936),著名的英國詩人、小說家,以及兒童文學創作者。

吉卜林出生於印度孟買,6歲時回英國受教育,長大後遊歷各地,足跡遍佈歐亞非大陸。

他以記者為職,蒐集各地的民俗故事作為題材,作品中除了廣博的趣聞軼事,更不時洋溢著異國風情。

 

吉卜林在旅遊期間發表的小品成為旅遊報導文學的先鋒,被譽為「當代最傑出的散文作家」,在短篇小說藝術上也屢有創新。

1907年,43歲的吉卜林因「獨特的觀察力、新穎的想像力、深厚的思想及傑出的敘事才能」,成為英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對19世紀至20世紀的文壇影響深遠。 

 

《叢林之書》及其《續篇》的創作正值工業革命發展的高峰,科技文明的進步造成人類與自然環境的脫節,也促成了文學對大自然的緬懷。

這部作品無疑是描繪野獸與熱帶叢林生態最淋漓盡致的傑作,融和自然主義式的細膩觀察與描述,並突顯追求人類文明與回歸原始自然的矛盾情節,同時以高超的文學技巧為作品注入了豐富的寓言性與詩意。

 

1936年1月18日,吉卜林於英國倫敦逝世,享年72歲。

身為一個創作者,他擁有與生俱來、無人能出其右的敘事能力──也就是「說故事」的本領。

當他描述一個角色「在無限大的世界中無所事事的冒險旅行」時,沒有一位讀者能夠把注意力從他的敘述中抽離出來。

他是一位名符其實的作家——一個真正會說故事的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叢林之書 吉卜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讀書共和國 的頭像
    讀書共和國

    BookRep讀書共和國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