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登輝1942台北高校畢業照  

 

台北高校一班共40人。記憶中台灣人僅有三到四位左右。

在學校的時候,我並不覺得曾遭受什麼歧視,反而覺得老師比較疼我,

同學門中也沒有人公開對我說過什麼奇怪的話。

 

在自由的校風下,我樂於和同學討論,努力用功讀書。

在舊制高校的課程中,英文書不用提了,

連法文書和德文書,也都是要求讀原著。

 

哥德的《浮士德》、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等,

全是讀原著。

至於文法課什麼的,根本沒開。

感覺是要你自己下功夫念好。

 

讀書需要時間。

我在筆記本上逐一紀錄讀了什麼領域的書,

花了多少時間等等。

有哲學、歷史、倫理學、生物學、科學。

真的是這樣,各種有的沒有領域都讀過了。

高中畢業時,光是岩波文庫的書我就擁有七百多本。

 

西田幾多郎《善的研究》、辻哲郎的《風土》、

哥德的《浮士德》和《少年維特的煩惱》、

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白癡》、

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等,

很多書都影響了我的人生觀。

 

若是真要挑一本的話,我會挑19世紀的英國思想家湯瑪斯‧卡萊爾的《衣裳哲學》

接觸到這本書的原因是在就讀台北高校的課堂上,

被要求讀英文原著。

容我稍微引用部分當年讀過的日文翻譯本:

 

「就這樣,『永遠的否定』對於我的存在,

對於我的自我出發毫無保留、全面性的支配命令。

然而,也正是此時,我的『全自我』動員起『上帝所賦予、最初始的尊嚴』,

挺直腰桿,提出強烈的抗議。」

 

即使看日文翻譯也感覺艱澀難懂,

但對於當時苦苦追尋「自我」、「關於死亡」真諦的我來說,

似乎對其中大至的意思,能夠心領神會。

懷著一股更深入瞭解的衝動,我走遍台北市區的書店和圖書館,

大量涉獵國內外相關書籍。

不過,最終還是沒找到能說服我的理論,

因而陷入了一種無計可施的困局。

 

直到有一天,爾然在台北市最大的公立圖書館--

總督府圖書館裡,發現了一本《講義錄》。

那是任職台灣總督府,對台灣製糖業發展有卓越貢獻的新渡戶稻造所撰寫的。

每年夏天,新渡戶都會召集一些在台灣製糖業工作的有為青年到輕井澤上課。

這的教材就包括卡萊爾的《衣裳哲學》

 

我反覆閱讀著已經泛黃、變色的《講義錄》,

終於理解以前讀原著時,

所無法充分體會的「從永遠的否定昇華為永遠的肯定」之涵義。

 

精讀了這本誠懇又詳盡的《講義錄》之後,

我從少年時期一直思索,

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人為何會死」、「生是什麼」之類的「memento mori」(記住人將會死,拉丁語)----

也就是對於生死觀的疑問,

至此終於盡數得到化解。

 

此時,我打從心底由衷敬佩起新渡戶稻造這位偉大的日本人。

這份感動對於我後來的人生,產生極大影響。

我也想了解新渡戶昔日專攻的「農業經濟」這個領域。

於是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讀京都帝國大學農學部農林經濟科。

 

~李登輝《新.台灣的主張

新.台灣的主張  

 

 

延伸閱讀: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李登輝 書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讀書共和國 的頭像
    讀書共和國

    BookRep讀書共和國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