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杜甫  

 

天寶三年暨公元744年的春天,李白被「賜金放還」,離開中央政府,告別了京都長安,沿著商週大道東行。
在洛陽與杜甫相識,又共同暢遊於梁、宋一帶,把酒論文,追鷹逐兔,登高懷古。同游的還有高適。

次年,745年的秋天,李白與杜甫在山東魯郡(今袞州)分手,此後未再見面。
是年,杜甫33歲,李白則長杜甫11歲。
杜甫還是一位人在路上的雄心勃勃的青年,李白則已是一位嘯傲朝野名滿天下的大師。
這一段激情飛揚的日子,在賭府的心中灼下的印跡更深刻難忘。

杜甫平生以李白為題的詩作有12首之多,
而且多是用情頗深之作。
李白亦有兩首寄贈杜甫的詩,卻平泛而已。
兩人都有打油對方的句子。


杜甫寫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引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李白寫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雖然玩笑調侃,但所漫畫都能傳神。
杜甫活畫出一個詩酒奔放、浪跡山川的李白,
李白也活畫出一個苦吟用功的杜甫。

杜甫確實是有詩以來第一個格外用力作詩的人。
他自己也承認: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喜歡「新詩改罷自長吟」,而且「晚節漸於詩律細」。
這種認真,似乎與奔放的天才有了一個等級的差異,
但杜甫卻因此創造了絕不遜於李白的文學成就,同樣代表著唐文學的顛峰。

中國詩史少了一個李白,可能聲色大減,不免寂寞,
但少了杜甫,恐怕詩史就無從寫下去了。
因為杜甫,以其風格,創造了一種典範,影響著無數後來者,集前人之大成,開後人之大路。
李白天才縱溢,後人要學也無從下手。
杜甫創造了成熟的範式,於是仿者蜂起。...

杜甫的詼諧或許是家傳遺風。
杜的祖父杜審言,臨終前還與探病的宋之問等詩人朋友開玩笑:
「甚為造化小兒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固大慰。」
頭一句還有些感傷,第二句就嬉皮笑臉了。
杜審言是武則天時代的大詩人,五言律詩就是在他手裡有規模成氣候的。
七言律,則是杜甫一手推向成熟的顛峰。
《秋興八首》、《詠懷古跡五首》,都是他七律的代表作,均作於漂泊西南年月。
《登高》八句全用對仗,是一大創造,被稱為「七律第一」。

杜甫對後代的影響,以七律和紀事的樂府為最大。
但他又兼擅各種體式,內容風格上也豐富多彩,如王安石所說:
「其詩有平淡簡易者;有綺麗精確者;有嚴重威武若三軍之師者;有奮迅馳騁若從駕之馬者;
有淡泊閑靜若山谷隱士者;有風流蘊藉若貴公子者。」
實在不是隨便說得清楚。

連李白也並非一副嘴臉,更何況杜甫。

 

~節錄自:《經典躺著讀:從詩經到圍城 60本古今中文名著賞析

經典躺著讀  

arrow
arrow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