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南的老房子大多小巧可愛;
在房屋面貌還不像今日般統一的那個時代,
建築工匠們似乎都能盡情發揮,
屋主也以自家的獨樹一格感到驕傲。
於是我們看到了許多形狀殊異的手工鍛鐵花窗,
色彩與形狀充滿創意的馬賽克磁磚、
磨石子地面,
或房檐、屋椽的巧手雕琢....
我們貪心地捕捉在台南發現的諸多老屋風貌,
想像著把它們都變成印花圖案。...
二訪台南之旅結束後許久,...我們自己給自己出了題目:
我們用了這麼多老建築圖案,要表現的究竟是什麼呢?
如果無法找到屬於自己的詮釋觀點,
我們會比從小到大住在這些房子裡的人們,
更適合做這樣的設計嗎?...
在這之後又過了一段時間,
我們持續創作、也不停追尋答案。
老建築元素依舊吸引我們,我們也不斷蒐集著各式各樣的老建築靈感,
拆解它們、重新畫成圖案設計─
當作品累積越多,才漸漸能夠開始感受,
老建築『形象』背後,所代表的『心意』。」
─節錄自《印花樂:手印花布與生活本子》」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