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快樂的迪士尼,真的快樂嗎?

作者: 蒂芬妮•史密斯 Tiffany Watt Smith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倫醫生吐真言: 醫學爭議教我們的二三事 http://goo.gl/aQtZUR

文章標籤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薄伽丘論愛情: 從古典神話落入人間的愛情宣言http://goo.gl/yfQ6Kh

文章標籤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準石油公司如同章魚一般的多角化經營,對廣納式制度造成挑戰。
(圖片來源:Library of Congress Prints and Photographs Division Washington, D.C.)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流氓大亨與托拉斯之興起充分說明一項事實:市場本身並不保證會有廣納性制度

市場可以被少數幾家公司宰制,索取過高的價格,阻擋更有競爭力的對手及新的技術進入。在他們的擺布之下,市場將不再廣納,只會愈來愈成為經濟和政治霸權的囊中之物。
廣納性經濟制度需要的不只是市場而已,更需要的是能為大多數人創造公平競爭場域及經濟機會的廣納性市場。在菁英階層的政治權力支持下,無孔不入的壟斷與此完全背道而馳。

但對壟斷托拉斯所採取的反制也說明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只要政治制度是廣納的,對於偏離市場的經濟動作,政治制度會產生反作用力。這就是良性循環在發揮作用。
廣納性經濟制度可以為廣納性政治制度的繁榮打下基礎,但經濟活動偏離廣納性經濟制度時,廣納性政治制度又會反過來發揮約束的效果。

在美國,托拉斯遭到了遏阻,對照於墨西哥的情況,便充分說明了良性循環的作用。
在墨西哥,政府體制無能約束電信鉅子施林的壟斷,但在美國,謝爾曼及雷克頓法案卻在上個世紀反覆發揮效果,嚴加管束托拉斯、壟斷及卡特爾,確保市場的持續廣納。

20世紀上半葉的美國經驗,同時也凸顯了自由媒體在壯大社會大眾,及促進良性循環上所扮演的角色。
1906年,羅斯福取材自班揚(Bunyan)《天路歷程》(Pilgrim's Progress)中一個「喜歡揭人醜事」(muckrake)的角色,創造了「扒糞客」(muckraker)一詞,用來形容他口中那種侵略性強的新聞記者。

這個詞就此留了下來,同時也象徵新聞記者雖然無孔不入,但也有效揭發了流氓大亨的過份行徑,以及地方與聯邦政客的腐敗。最有名的的扒糞客當推塔貝爾(Ida Tarbell),於1904年出版的《標準石油公司史》(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 Company)使他成為輿論反對洛克斐勒及其公司利益的關鍵角色,最後導致標準石油在1911年解體。

另一個重要的扒糞客是律師兼作家布蘭迪斯(Louis Brandeis),後來被威爾遜總統提名為最高法院大法官。在《銀行家怎麼利用別人的錢》(Other People's Money and How Bankers Use It)一書中,他鋪陳了一系列的金融醜聞,影響普喬委員會至深。

此外,報業巨頭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扮演的扒糞客角色也相當突出。在他辦的《大都會》(The Cosmopolitasn)雜誌中,1906年發表了一系列由菲利普(David Graham Phillips)執筆的文章,名為「參議院的背叛」(The Treason of Senate),拉抬了推動參議院直選的聲勢,促成1913年美國憲法第十七修正案的通過,是為進步運動另一次重要的改革。

政治人物採取行動反對托拉斯,扒糞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對流氓大亨而言,扒糞客有如眼中釘肉中刺,但美國的政治制度卻使他們無法將這些人拔除或噤聲。廣納性政治制度容許自由的媒體繁榮發展,但回過頭來,自由的媒體也比較能夠讓有害於廣納制度的威脅廣為人知,並對之採取抗拒行動。

相對地,在榨取性政治制度、專制政權或獨裁統治下,這類的自由根本就不可能,因為它們動輒壓制反對力量的形成。

自由媒體所提供的訊息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美國顯然關係重大。如果沒有這類訊息,流氓大亨的肆無忌憚及胡作非為,美國老百姓將無從知道,也就無法動員起來反對托拉斯了。
 
 

文章標籤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更多嶄新、前所未有研究的成果相繼問世,漫畫家所十三與日本知名的古生物學者真鍋真決定聯合多位古生物界的專家,以最新、最正確的古生物研究成果重新修訂本書,讓這部已暢銷多年的經典知識漫畫以「COMIC恐龍物語」系列的面貌重新問世!


●真鍋真教授:
我們古生物學家就像是偵探,透過殘留在地底下的屍體與現場狀況,來推測一億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只要能從植食恐龍的骨頭表面,找到一點肉食恐龍的齒痕,我們就能推測出凶手的身分,和牠們使用的凶器。但是,再優秀的學者也沒辦法找出凶手的行凶動機。
假如凶手還活著而且語言能通,或許我們能問出牠為何要這麼做。可惜恐龍的化石永遠沒辦法說話,我們只能透過所十三先生的幻想世界,為「動機」之謎尋求解答。或許我們能從所十三先生創造出的世界裡,發現一些新的線索。

●所十三老師:
對恐龍的新發現與新的研究成果不斷問世,讓我不得不重新修改這部作品。在真鍋真先生的監修之下,這部作品以「恐龍物語」系列這個全新面貌呈現在讀者面前,我由衷感謝。隨著時代的前進,或許有一天還得再次修改內容。這部作品在十年之間從《DINO2》進化為「恐龍物語」系列,未來又將出現什麼樣的改變呢?創作這樣會進化的作品,實在是相當新奇。即使是身為作者的我,心中也充滿了期待。

○小熊編輯:
擔任「COMIC恐龍物語」繁體中文版責任編輯是非常榮幸的事情,特別邀請了臺灣知名古生物專家黃大一教授擔任審訂,確保每一個細節都準確無誤。大家一起透過漫畫學習恐龍的生存知識吧!

[ 一部隨著時代進化的知識漫畫 ]
《COMIC恐龍物語1:異特龍生存的時代》前身是日本經典的恐龍漫畫《DINO2》。


 

恐龍物語cover.jpg

文章標籤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時五年磅礴著作,天涯、搜狐、榕樹下火爆連載,千萬讀者跳坑熱捧!
★豆瓣讀書網友五顆星狂推:根本停不下來,太好看了!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個關於文字如何餵養人類靈魂的獨特故事,

一個撼動死神的故事。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jpg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ust-1158882_960_720.jpg

How Do you feel? 你有什麼感覺?

讀書共和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